他是浪漫的富二代画家也是莫奈的一生挚友却天嫉英才战死沙场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

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31位风格迥异、天赋异禀的画家,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

他们也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如果把这群印象派画家的故事拍成美剧,那估计可以拍个七八季了,而且肯定是大热IP。

如今提到印象派,莫奈、马奈、雷诺阿的名字如雷贯耳,可我们却总是会忽视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他就是有着“印象派里的浪漫骑士”之称的——让·弗雷德里克·巴齐耶(Jean Frédéric Bazille)。

2017年,法国奥赛美术馆特意为他举办了个展览《巴齐耶——印象派的青春》。

巴齐耶的父亲对他说,“儿子啊,你喜欢画画当然是ok的,没事干的时候画两笔就行啦,你还是要走‘正道’学点正儿八经的东西,咱们是大家族,未来还是要有份体面的工作的。”

“老爸,你说我也听你话好好学医了,也努力过了,尽人事听天命,命运告诉我自己不是这块料,人啊有时候就是得认命。

你看要不这样,你给我些钱去巴黎拜大师学画,要是学有所成你儿子还能红一把,学差了也就当开阔眼界了,反正我还年轻,尝试下也不亏。“

也是在这里,他认识了年龄相仿的同学莫奈、雷诺阿和西斯莱,组成了“四好友集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所以一有空,哥们儿几个就跑出画室,去卢浮宫临摹伟大的作品,到大自然中去写生。

巴齐耶也很有绘画天赋,虽然是富家公子哥,但他却和普通同龄的年轻人一样,努力且刻苦。

他可以在画室里尽情地创作,大胆探索自己的新艺术创作道路,同时也欢迎他的朋友们来窜门画画。

画面中,几位挚友享受着休闲时光,无拘无束地聚在画室里聊人生,谈理想、谈画作诗歌文学,旁边还有一人在弹钢琴。

陈丹青评价道:“巴齐耶的《画室》就像一个早晨,像一个日子,是我们所有人都有过的青春记忆。”

巴齐耶《画室》1870年,从左至右:雷诺阿,左拉,马奈,莫奈,巴齐耶,梅特尔

很多艺术家朋友一有空就会来他的画室坐坐,聊天品画品酒,在不断的交流中相互摩擦出新的艺术火花。

与家境优越的巴齐耶不同,那时包括莫奈、雷诺阿在内的一众印象派艺术家,都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却穷困潦倒的落魄画家。

巴齐耶立马豪爽地拿出2500法郎,从莫奈手中买下《花园中的女子》,比当时的市场价翻了好几倍。

未来当画卖出去后,巴齐耶也会真心替莫奈感到高兴,然后在第一时间写信告诉兄弟喜讯。

他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渠道让大家看到我们的画,就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更别谈什么创新突破了。

国家陷入危难之时,天真、理想主义的巴齐耶弃笔从戎,义无反顾参加了保卫共和国的国民自卫军。

当时普通家庭的男子都对战争避之不及,更何况还是一名出生于上流阶层才华横溢的画家。

一开始雷诺阿以为巴齐耶是闹着玩儿的,开玩笑说他参军是为了“保留他心爱的胡须”。

巴齐耶在很小的时候就怀揣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心里总想着长大了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什么。

从来不畏惧现实社会的残酷,也并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只要国家人民需要,他就可以做到牺牲自我。

人生就是充满了不确定,1870年11月28日,巴齐耶在普法战争中光荣牺牲,年仅29岁。

当他看到关于自己儿子的画像,忍不住泪流满面,而此时距离巴齐耶牺牲已经过去6年了。

当他得知是马奈拥有这幅画,便毫不犹豫买下莫奈的《花园中的女子》跟他进行交换。

明珠蒙尘,不掩其芒。如今的他在法国画史上,尤其是印象派画史上已经拥有一席之地。

可如果巴齐耶没有战死,如果他再多活久一些……艺术史上或将会再多一个传奇。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