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爹妈喜迎我归家,第二三天全家人其乐融融,然鹅,从第四五六天起,立马就会进入互相看不顺眼以及唠叨升级的尴尬局面。转机,往往出现在最后一天。
她不念叨对象问题,不说我好吃懒做,也不再diss我脸又大了两圈,手中只重复着一个动作——往行李箱里塞吃的。此举唯一的宗旨就是:
从饱妹的特产清单里,也能猜到饱妹的家乡在何方了。今年,福桃也做了一次征集:
过完年,你妈往你行李箱里塞了什么好吃的?在后台里,我们收到了各路吃货的行李箱大数据,简直是不同的老家,同一个妈。
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吃的都打包进行李箱,生怕我们离家在外吃的不好,这些,其实就是爸妈那些没有说出口的“爱”。大多数的中国人,确实是不善于说“爱”的。在中国人眼里,对谁好,就是把好吃的都给他/她,所以食物,往往是很多人表达爱意的第一方式。
但它绝不是“舌尖3”里那些露骨的台词和流泪的镜头,这些被强加了感情戏的食物,已经背上了沉甸甸的情感包袱,而好吃的意义早已经不见踪影。那些食物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其实就在家里人给你塞满的行李箱里,点缀在我们每个人稀松平常的生活中。其实,我们都是《舌尖上的中国》里的主角。
这次,饱妹也筛选出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十个行李箱,里面,有没有你的行李箱同款?
特产清单:糖醋排骨3盒 / 卤牛肉2斤 / 卤鸡爪1斤 / 卤水1盒 / 梨2个 / 苹果2个 / 牛奶2盒
每次离家前,我妈都会给我做一大锅糖醋排骨,装在3个保鲜盒里,回北京就冷冻起来,每次吃饭挖几块出来热热,一碗吃肉一碗拌汁,我能吃两碗饭!想吃到我带的糖醋排骨,都得有过命交情。
有家卤味店我也吃了好多年,每次离家前,爷爷一大早就会去买,赶早能挑到大个的鸡爪。再买上2斤卤牛肉,我爷爷会专门让店里的人把卤水单装一个盒子,炒鸡贴心。
家里人真的恨不得让你把家里的油盐酱醋都带走啊,好像北京一无所有。我爷爷每次苹果梨什么的都要我带着,还有牛奶什么的重的要死。为了不让他伤心,我每次都像皇帝翻牌子一样,挑一点带着,象征性如帝王般一挥手,要带哪个就哪个,非常辉煌的时刻!我每次回来都拎一堆保鲜盒,特别像进京探亲的村口一枝花!
因为我肠胃不好,海南药外地比较难买,我妈就给我买了特别多药备着。我的行李箱打开,网布那层里面全都是药,肠胃康要带个8盒,然后 2包藿香正气丸,药不是到处都有啊,而且出去买也很麻烦,不过大多吃不完,每年都要丢掉大大几千块。食物嘛,就是给同学的椰子角和椰子糖,每次都很应付的带。
特产清单:辣椒油1瓶 / 辣白菜2包 / 草莓1箱 / 红蘑1袋 / 榛子1袋
我是一个出国旅游都只背俩包的人,但为了搬运年货,我抢了男朋友的箱子回家。
我二姑的辣椒油天下无敌,当我在年夜饭中卖力夸赞拍黄瓜里的辣椒油好吃的时候,掌厨的我二姑直接看穿了我的心思。“你临走之前告诉我,我给你炸一锅带走。”每次回家我还会跟爷爷哭诉外面的辣白菜难以下咽,离家前爷爷都会塞几包自家腌的辣白菜给我。
小时候,红蘑这种高级食物,只能在过年才吃到,一只鸡都只配一小把。这次我妈母爱爆棚给我买了一大袋,准备回北京天天过年。买完顺手还买了榛子,让南方同事感受一下东北水漏榛子的魅力。
即使吃过了三源里180一盒的日本白草莓,我还是觉得丹东草莓最好吃。临走带了一箱回北京,本来是想加卖草莓的小姐姐微信的,可小姐姐一听是要邮去北京,立刻用怪异的眼睛看我。 “北京没草莓咋地,费那劲嘎哈?”
特产清单:卤牛肉1斤 / 包子10个 / 韭菜花1瓶 /小枣2斤 / 营养素若干
“北京的苹果要比咱家这儿卖的贵,咱家一个价的苹果你在北京买不着,带梨吗带苹果吗?”
除了水果噩梦,我妈会给我包十来个包子,然后是卤牛肉,这些食品就是要冷冻再回温之后也能恢复原状。价值很高的比如牛肉吧,家人觉得你可能不舍得买30块一斤的肉,而且你买回去也懒得弄。家人的YY:你在外地,穷,且懒且不会照顾自己,或者且没空照顾自己。
另外我还会带调味品和家里的特产小枣,调味品就是家里自制的腌韭菜花,因为市面上买的的确都不好吃,再就是我爸会给我塞营养素,毕竟我家是安利家庭。(呵呵)
特产清单:红烧风干土猪肉1盒 / 笋干1袋 /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各1盒 / 冻米糖1袋 / 火腿1块 / 五城豆腐干数袋
“要不要把这几个刚挖的冬笋装进去?”在我拼命从行李箱往外扔东西的时候,我妈在另一边拼命往里塞东西,她甚至想让我把大半个火腿都装进去,告诉我,煲笋蒸鸡都好吃滴。
徽州在过年前,村子里就会有连续的杀猪宴,奶奶买了邻居家的土猪肉肋排,风干晾在梁上,到了过年,用柴火红烧了几大锅,徽州的红烧肉是咸口的,肥油都晾干了,有股特殊的香气,天天吃都吃不腻。临走前,奶奶专门拿来一盒让我带着回去吃,用微波炉叮一下就好了。
另一样过年前要做的是冻米糖,过年的时候招待客人,放在八宝攒盒里,我巨爱吃一种小米做的,没那么粘牙。还有五城豆腐干可以在路上当零嘴,不像湖南豆干是辣的,徽州一派偏甜咸,平时早上佐白粥,或者切片炒芹菜都特别好吃。
至于笋干茶叶这类干货是给我那些嗷嗷待哺的同事们,毕竟公司的茶水间都是靠我供养的。
对留学党来说,什么都不带也不能落下芝麻酱!一般会带两罐六必居,抹馒头吃、抹面包片、拌意大利面、拌沙拉、可以拌一切!我去英国的时候还带了稻香村,不过我的同学们都没吃着,因为我提前回去的,他们还没回学校,然后我就都吃了哈哈哈。但是我给他们做过桃酥,后来还教我们当地中餐厅的大厨做,成了他们的保留甜点。
本来还想带蛋黄酥的,那时候看我爱我家,小任姑娘吃点心吃得特香,但是怕带馅的海关不让进,于是最终带了麻酱威化。这是我姥姥家、大姨家、我们家永远都会有的一个零食。我妈不吃甜食,但就吃麻酱威化。
特产清单:各种粄1袋 / 米饼2袋 / 外婆自制红薯干1袋 / 铁勺喇1袋 / 炸鱼皮1袋 / 河源霸王花米粉2块 / 核桃分心木1袋 / 紫金辣椒酱1罐 / 五指毛桃鸡1只
我是客家人,客家人很爱吃糯米、米制的糕点,我们把类似于糍粑的系列米制品叫作“粄”。这次带的就有碱水粄(也叫灰水粄)、萝卜粄、甜粄、艾粄。这次过年,我突然很想念这个味道,外婆知道后,当晚就泡上了10斤糯米,第二天早上磨粉、炒馅料,让我带回北京去慢慢吃。这些粄类带回北京,微波炉热一下就能吃,一次吃不太多,但是年味却能延长好久才慢慢消散。
行李箱里还有米饼,两种,一种是龙门咸香米饼,大米做的,有花生芝麻,硬脆香,口感和出名的广东手信杏仁饼差不多。另一种是老家市集上散卖的加了糯米的米饼,同样有花生芝麻,但是软的,香得很咧。
然后就是外婆亲手晒的红薯干,只有外婆最了解我偏好的口感。零食方面还装了点连平特产的“铁勺喇”,邻居给的炸鱼皮,回去点汤粉吃时泡一点进去。还拿保鲜袋装了两块河源霸王花米粉,这种米粉在北京确实是很难吃到了,作为学生党虽然没法直接吃,但是蹭厨房也要带!
还有些泡水喝的东西,我带的核桃分心木,每个广东妈妈都会塞一些给孩子调理身体,有调理经期的,有清凉润肺的,有补气虚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罐紫金辣椒酱,一只真空包装的五指毛桃鸡,微波炉热一下就可以吃,在学校吃能迅速被瓜分完。
现在还只是学生行李就重到手软,不敢想我要是毕业有了厨房,我妈会不会给我塞些猪肚鱼干蚝豉腊肠腊肉腊鸭瑶柱萝卜干梅菜,霸王花当归竹荪党参虫草花玉竹等等等等数不完的煲汤料,再时不时寄条蛇什么的。
特产清单:龙岩水饺1盒 / 豆腐袋1盒 / 鼓浪屿馅饼1盒 / 绿豆糕1盒 / 花生贡糖1盒 / 奶奶自制杨梅干1袋 / 牛肉丸和猪肉丸1袋 / 花生1袋 / 田七粉、洋参片、干桂圆肉、枸杞 、党参片
首先是我路上吃的,有龙岩水饺还有豆腐袋,龙岩水饺的饺子皮是用槟榔芋和木薯粉做的,吃起来特别Q,馅料也炒鸡丰富,有冬笋、精肉、葱、虾皮、花生米,完胜北方饺子。豆腐袋也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油豆腐里包上肉馅、荸荠、海带、糯米、虾皮、芋头、萝卜、蒜苗、干香菇,可以说是豆腐塞一切!
除了高配火车餐还给同事带了厦门鼓浪屿馅饼、绿豆糕还有花生贡糖。干果有还有我奶奶自制的杨梅干和龙岩人最爱的花生,每次出远门都必带的。然后是自制的牛肉丸和猪肉丸,晚上的下面好配搭。还有田七粉、洋参片、干桂圆肉、枸杞、党参片(这是一套的,泡水喝可以补气,单单泡开水的话味道很像没有放鸡的鸡汤)。
特产清单:单饼20张 / 香肠10根 / 煎刀鱼1盒 / 虾米2袋 / 鱿鱼丝3袋
作为一个山东人,每年都会有朋友问:“你有没有带煎饼回来呀?”山东最好吃的饼明明是单饼呀!单饼跟春饼很像亲戚,但是面的成分感觉更多,绝对是下菜的一把好手。据说北京菜市场5张30块!足足是山东本地价格的6倍,不从家带不是人!
另外我还会带家里自制的香肠,山东香肠的咸味比较重,刚蒸完的时候肥肉晶莹剔透,再咸也可以空口吃一根。
再就是沿海的一些海制品,煎刀鱼其实就是煎带鱼(拒绝接受南方人吐槽),带回北京拿酱油红烧一下可以吃上好几天。虾米可以用来包饺子,炒青菜,再就是造福同事的鱿鱼丝。我的行李箱里真的没有煎饼和大葱!
腊肉香肠作为四川人的logo,除了每年过年必不可少的出现在餐桌以外,也是母上给我塞行李箱必备,而且一定是拿旧报纸包得皱皱巴巴的那种,带给同事更显得是亲手所制。
至于兔头、冰糖兔、冷吃兔一类,我妈会特意去店里买了让店家抽成真空,套好几层塑料袋,裹得严严实实。一般情况下此类物品大抵是留给自己的,作为在帝都没有正宗兔子吃的犒赏,在加班的深夜取出,细细品味。不同于腊肉香肠的一口一块的豪爽,兔兔们总是要啃得小心翼翼,汁水和贴在骨头上的肉都吮吸得干干净净,在那些从不吃兔子的柔弱女子面前更是啃得心安理得——毕竟兔兔这么好吃,为什么不吃兔兔?
微信:『福桃九分饱(id:futaojiufenbao)』有一手美食推荐,回复“电影”还有美食电影打包放送~
福桃九分饱,专注于最接地气的美食报道,探索一切带劲的美食,对鸡鸭鱼牛羊、零食点心酒糖茶有较深入的研究,还时不时对社会热点进行爆炒乱炖式解答。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